“T”型梁马蹄部位产生气泡怎么办?别急,带你30秒看懂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4-08-09 11:30
“T”型梁马蹄部位常常会因为气泡而造成了较多的凹坑、麻面等病害问题,在混凝土构件长期使用过程中,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和病害,通常对构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减少了构筑物的使用耐久性和力学承载性能,在长期不良荷载的作用下,最终可能对构筑物安全造成巨大的破坏影响。如图:
图片
图片


01

气泡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自身缺陷

1.1 粗骨料在骨料中所占比例过大,导致粗骨料中的空隙未被细骨料完全填充,产生气泡。

(1)骨料本身级配不合理;

(2)配合比中粗骨料偏多;

(3)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多;

(4)配合比中砂率过小;

1.2 水泥化学成分的影响

(1)热水泥,指从生产出来到使用的时间不够长,其化学成分的稳定性不够;

(2)水泥中的助磨剂使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产生不均匀且偏大的气泡;

1.3 外加剂的影响

      外加剂一般掺有引气剂,质量较差的使混凝土含气量过大;其造成的联通性气泡,易在T梁马蹄面处聚积;

1.4 水灰比影响

      水灰比过小会造成流动性差,振捣不密实;

1.5 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例如:混凝土粘聚性差;保水性差;

2.混凝土施工工艺

与混凝土自身缺陷相比,混凝土的拌合及浇筑施工工艺对马蹄面气泡产生的影响更大,但更容易控制。

2.1 马蹄面与腹板相交处模型角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片

T梁振捣包含附着式振动与振动棒振捣,因预应力管道阻挡,振动棒很难向下伸入马蹄部位。梁体下部产生的气泡沿钢筋向上排除,部分沿马蹄面侧模向上排除。如果相交处角度过小,或未做圆角处理,气泡很难排出。

2.2 模板表面不平整

2.3 浇筑方式的影响

(1)由于马蹄面预应力管道及钢筋过密,部分混凝土不易落下,水泥浆流失造成气泡,分层,不密实;

(2)水平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过大,造成气泡排除困难;

2.4 附着式振动器使用的影响

     频率高,时间长导致过振;



图片



02

T梁马蹄面气泡的预防措施


NO.1

改进混凝土配合比

改进混凝土配合比:做好原材料入场检测;优化配合比;

NO.2

规范,优化施工工艺

(1)增大马蹄面与腹板相交处角度,圆化处理,以利于气泡排除;

(2)表面锈坑严重的模板少使用,

(3)浇筑梁体混凝土时,先通过隔墙位置下料待观察混凝土自梁底上浮填满至预应力管道上方后,再浇筑两隔墙间部分。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循环渐进,一次浇筑完毕的浇筑方式,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每层混凝土待振动密实后再浇筑下一层;

(4)选用适当的附着式振动器与振动棒,严格按照振捣工艺施工。


图片


Science Technology




图片

扫码联系在线客服

大美工程·一品质造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